
导演:
播出:
1972年07月20日
备注:
正片
标签:
精彩看点:19世纪90年代匈牙利农民起义,道德与暴力的剖析,导演独特叙事风格
在《红色赞美诗》中,影片诗意地描绘了一场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匈牙利的农民起义事件。导演审视了起义的本质,探讨了道德与暴力之间的纷争。影片以象征性的影象和语言,将红色运用到了极致,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独特的视觉盛宴。导演特有的风格下,影片仅有28个镜头,却能深刻地勾勒出起义过程中的种种挣扎与矛盾。
影评人称赞导演杨索的叙事风格与芭蕾舞剧中的技巧非常相似,充满了艺术的审美感。影片中一些采取不抵抗政策的农民,他们只是为了争取基本权利,与当权政权以及后来的军队陷入僵持状态。在对峙中,所有农民都曾休战片刻,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。然而,他们最终又重新投入抗争之中,结果却以悲剧收场。在1972年戛纳电影节上,《红色赞美诗》斩获最佳导演奖,深受观众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。

猜你喜欢
《红色赞美诗》剧情介绍
精彩看点:19世纪90年代匈牙利农民起义,道德与暴力的剖析,导演独特叙事风格 在《红色赞美诗》中,影片诗意地描绘了一场发生在19世纪90年代匈牙利的农民起义事件。导演审视了起义的本质,探讨了道德与暴力之间的纷争。影片以象征性的影象和语言,将红色运用到了极致,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独特的视觉盛宴。导演特有的风格下,影片仅有28个镜头,却能深刻地勾勒出起义过程中的种种挣扎与矛盾。 影评人称赞导演杨索的叙事风格与芭蕾舞剧中的技巧非常相似,充满了艺术的审美感。影片中一些采取不抵抗政策的农民,他们只是为了争取基本权利,与当权政权以及后来的军队陷入僵持状态。在对峙中,所有农民都曾休战片刻,庆祝属于自己的节日。然而,他们最终又重新投入抗争之中,结果却以悲剧收场。在1972年戛纳电影节上,《红色赞美诗》斩获最佳导演奖,深受观众和评论家的一致好评。